来源:南京仁康神经内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03-14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心理性疾病。通常见于小学生或初中学生,小孩对上学有强烈的焦虑感,经过主观努力或客观施加各种压力,仍无法改善孩子的情绪。其症状不仅表现为对上学产生强烈的厌烦、抵制情绪,还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上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腹痛、头痛、头昏、哮喘、胸痛、发颤、心悸、恶心、肢体不适等。这些则又成为其不愿到学的借口,可若进行身体检查,大部分孩子则体征正常。
有的小孩遇强烈刺激,如训斥、打骂等非常体罚,还会出现暂时性休克,有的还可能情绪失控,做出极端之举。发病阶段因人而异,有的发生在新学期开学之初,经一段时间的适应后逐渐消除;有的则是上学时重,放学或放假时减轻或消失。
根据已有的研究,学校恐怖症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几点:青少年心理脆弱,过分自我为中心,缺乏对挫折经验的调适能力;中小学教师素质差,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教育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学习压力沉重,竞争激烈,学生适应不良;家庭缺陷,家庭矛盾导致小孩缺乏安全感,父母管教不当;社会风气不正,社会规范失调。但从本质上讲,学校恐怖症乃是长期以来教育观(家庭与学校)偏差的必然产物。
出现儿童学校恐怖症的直接诱因常常是教师过分严厉,对学生态度简单粗暴,甚至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习成绩不稳定;在学校遭到某些挫折或侮辱;师生关系、伙伴关系紧张;家庭发生某些变故、父母生病、亲人死亡等。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原因主要是在家长和老师身上,而并非是孩子的责任。
“学校恐惧症”主要是“心病”,防治要对症、对因下“药”。关于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治疗,因是家庭、老师、心理咨询师、患儿共同参与。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有一定难度。临床探索家庭治疗及社会治疗(与患者的老师达成共识),同时结合“爱抚放松疗法”(支持性、领悟性心理治疗)以及行为系统脱敏。首先,家庭要调正家庭教养方式,不能有溺爱现象。要改善家庭气氛和环境,帮助家长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对患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程度,促进家长与学校增加沟通,让孩子尽快重返校园,适应学校环境。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儿童有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其次,家长与学校沟通。学校应详细了解患儿在校学习时的困难是学习负担过重还是人际关系紧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也可以考虑换班和转学,使患儿尽快建立自信心,较容易地接受返校学习。
第三,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心理治疗时,要在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发病诱因、患儿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及家庭中的不利因素之后要帮助家长和学校设计返校计划。如可以让老师主动与学生接触,让学生逐步增加到学校学习的时间等。并对他进行及时鼓励,关心患儿。配合使用系统脱敏法,阳性强化法等。如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先从交谈开始,谈论上学的事,当患儿不再恐惧时,可逐渐过渡到陪他去学校,如能适应,再让孩子独自去,如失败了需从头开始。同时与老师密切配合,鼓励他努力学习,指导其学习方法,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在有点滴进步时给与表扬和奖励。
学校恐惧症 当然,由于患儿大多伴有腹痛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带去医院检查。排除患儿躯体疾病,解除其思想顾虑。在伴有明显情绪焦虑、抑郁时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以利于心理治疗的进行。
陈诗军,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6年,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精神障碍,专注于重性精神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治,关注…[详细]
项春兰,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工作37年,曾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沈阳医学院教授。200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详细]
马珂,在婚恋人际关系、青少年叛逆、厌学、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性问题困惑...【详情】